云南電視臺《幸福之路》紀錄片

云南電視臺《幸福之路》紀錄片

副標題

幸福之路1200.jpg


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由中共云南省委網信辦指導,云南電視臺出品,云南尚格映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攝制《幸福之路—云南少數民族奮斗故事》六集系列短視頻,真實反映云南各少數民族自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生產、生活等方面的變化,以小見大地反映新中國的發展、變化。

幸福之路《拉祜女孩的幸福石蓮鳳》紀錄片

幸福之路《拉祜女孩的幸福石蓮鳳》紀錄片

副標題

石蓮鳳出生成長的瀾滄縣。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出生三天后,發生了7.6級的瀾滄-耿馬大地震,震中就在她的家戰馬坡村。是家里人把埋在廢墟中的她搶救出來的,村里老人提起這些事都叫石蓮鳳地震寶寶,在國家幫助下。2016年,石蓮鳳從云南民族大學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碩士畢業。2018年,通過考試石蓮鳳成為云南廣播電視臺一名拉祜語播音員,戰馬坡村計劃2019年全村脫貧,現在,越來越多的拉祜族孩子沐浴著陽光。奮斗著,走向屬于他們自己的幸福之路。


幸福之路《阿昌族“表哥”曹樹元的電商夢》紀錄片

幸福之路《阿昌族“表哥”曹樹元的電商夢》紀錄片

副標題

1988年生的“表哥”小曹叫曹樹元,是來自梁河縣九保阿昌族鄉芒展村的阿昌族。阿昌族是云南特有的人口較少的8個少數民族之一。改革開放以來,許多阿昌族農民開始經商,由于小曹的家鄉梁河縣物產豐富盛產皂角米、茶葉等原生態產品,特別是梁河縣網絡發展迅速。小曹打算利用家鄉豐富的農產品資源自己開一家淘寶店。做生意的小曹也有自己的小情懷,小曹通過(網絡)直播幫助鄉親們賣找不到銷路的橘子和土豆,資助貧困孩子讀書,為缺衣的貧困群眾在淘寶上發起捐助,在政府的扶持下“表哥”小曹的幸福就是把電商越做越大,自己致富的同時也讓鄉親們一起富起來。像小曹一樣的阿昌族同胞們正走在他們的幸福路上。


幸福之路《跟著森林走的傣族小伙巖光》紀錄片

幸福之路《跟著森林走的傣族小伙巖光》紀錄片

副標題

他叫巖光,是個90后。每天在版納的原始森林穿山越嶺拍植物,飛無人機是他的工作。可是,快樂背后,作為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勐侖管護所一名普通的巡護員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危險,巡護員的工作雖然毫不起眼卻很有意義。傣族有一句這樣的諺語,大象跟著森林走,氣候跟著森林走,傣族跟著河流走。巖光是一個熱愛自然、保護森林的傣族小伙,或許,他的幸福就是跟著森林在走吧!

幸福之路《為德昂族代言的趙臘退》紀錄片

幸福之路《為德昂族代言的趙臘退》紀錄片

副標題

德宏州芒市三臺山鄉是全國唯一的德昂族鄉被稱為“酸茶之鄉”。他們制作酸茶的手藝是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酸茶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類茶。過去德昂族的酸茶工藝由于制作復雜,已經近乎失傳。35歲的趙臘退是德昂族酸茶傳承人中的年輕一輩,除了做酸茶,趙臘退還和村民們一起保護德昂族的傳統民居他家所在的出冬瓜村老寨有200多年歷史。隨著政府基礎設施的完善和幫扶力度的增大在趙臘退的影響下,村里陸陸續續保護下了,10多幢德昂族建筑風格的老房子出冬瓜村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民族風情旅游村,通過國家近3年的脫貧幫扶,2019年6月,三臺山鄉德昂族實現了整族脫貧。德昂族群眾的幸福道路越走越寬!


幸福之路《布朗王子蘇國文》紀錄片

幸福之路《布朗王子蘇國文》紀錄片

副標題

77歲的蘇國文見證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進步與發展。蘇國文的父親蘇理亞是當地布朗族的最后一位世襲土司。當地布朗族老百姓認定蘇國文是他們尊貴土司的繼承者稱他為“更丁”(受尊敬的人)。也就是布朗族的王子,蘇國文7歲時,新中國成立了上世紀60年代初,17歲的蘇國文初中畢業,被分配到了瀾滄縣戰馬坡村村小學任教,這個學校97%的學生是拉祜族在教育戰線,蘇國文一干就是40多年。為更好地做好教學工作,蘇國文學會了拉祜語、傣語等5種少數民族語言。蘇國文整整堅持了15年,在他的帶領下。2004年,瀾滄縣9萬多文盲全部脫盲。至今,他的很多學生也已經年過半百。還是對他難以忘懷!


地 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區南博路32號明曄中心A棟708-711   

 話:13888847139     13629662519    13668712151

E-mail:115559397@qq.com

Copyright ? 云南尚格映畫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滇公網安備????53011202000496號? | ICP備18008816號-1?


未標題-3.png

二維碼.jpg

客   服